亚洲色婷婷踪合久久二区,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第二区,青青青亚洲视频,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国产

  1. <address id="cehtd"></address>

    <thead id="cehtd"><input id="cehtd"></input></thead>

      1. <thead id="cehtd"><input id="cehtd"></input></thead>
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安徽 > 地市動態(tài)

        馬鞍山新一批土地征收、安置方案公告出爐!

        時間:2019-04-12 17:00:48       來源:安徽熱線
        摘要:又有新發(fā)布啦!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近日連續(xù)發(fā)布多則征地補償、安置方案公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有哪些地方2019年第9號根據《關于馬鞍山市2018年第25批次城鎮(zhèn)建設用地

        (2)貨幣化住房安置總款以戶為單位,由用地單位支付。安置總款=戶應安置人員×30㎡×被征遷項目最近的三個可比實例普通高層商品房市場評估均價+戶可增購面積×(被征遷項目最近的三個可比實例普通高層商品房市場評估均價-建安成本價2080元/㎡)。

        (3)本次其中被征遷項目最近的三個可比實例普通商品房范圍:恒大綠洲小區(qū)、秀山湖壹號、信達城小區(qū)。

        (4)選擇貨幣化住房安置方式的,過渡費為6個月,每人每月300元。

        四、拆遷安置房落實情況(選擇產權調換方式):

        1、房源地點:潤和家園安置房、紅東家園(高層)。

        2、交付時間:2019年12月。

        五、具體費用以實際發(fā)生為準。

        六、本次建設項目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由花山區(qū)人民政府組織實施。

        七、本公告日期為土地、人員、住房安置截止時間。上述集體經濟組織、成員或其他權利人對上述方案如有異議的,可在公告之日起60日內書面向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,在該期限內沒有提出,視為沒有異議。

        (馬鞍山市人民政府令第43號)

        馬鞍山市土地征收補償安置辦法

        (摘要)

        第三章征地補償和人員安置

        第十三條 征地實行區(qū)片綜合地價方式補償。

        征地區(qū)片綜合地價由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兩部分組成。其中,土地補償費為征地區(qū)片綜合地價的40%,安置補助費(含被征地農民基本養(yǎng)老保障基金)為征地區(qū)片綜合地價的60%。

        第十四條 土地補償費按以下規(guī)定支付和使用:

        被征收土地屬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,設立財務專戶,由鄉(xiāng)鎮(zhèn)、街道管理,所有人使用。屬村民組所有的,土地補償費總額的70%由集體經濟組織按村民自治規(guī)定,自行組織分配給應安置人員,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生產、生活支出。余下的30%納入村集體經濟組織公積金,用于歷次征遷遺留等問題的處理,其使用、管理由區(qū)政府(慈湖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管委會)負責監(jiān)督。

        第十五條 需要安置的農業(yè)人口數,按照被征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地單位人均占有耕地的數量確定。被征地單位總人口為征地公告之日在籍的符合安置條件的常住農業(yè)人口。被征地單位征地前耕地總數量以國土資源部門調查成果為準。

        耕地是指菜地、水田、旱地、經濟作物地。精養(yǎng)魚塘(含魚苗塘)按耕地計算。

        第十六條 被征地單位的下列人員屬于應安置人員:

        (一)常住農業(yè)人口以及出生和合法婚入人員;

        (二)原有常住農業(yè)戶口的現(xiàn)役義務兵;

        (三)原有常住農業(yè)戶口的勞改勞教人員;

        (四)1995年8月1日前戶口遷入被征地村民組,有承包地和住房,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(yè)生產并承擔農業(yè)義務的人員。承包地未達到所在村民組承包地人均水平的,按實占比例予以安置;

        (五)國家政策性移民中初始遷入地的農業(yè)人口;

        (六)本市市區(qū)政策性遷移為小城鎮(zhèn)戶口的“自理口糧戶”,在原居住地仍有承包地和住房的人員;

        (七)征地轉戶時屬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(以轉戶花名冊為準),在歷次征地中應安未安人員。

        下列人員不屬于應安置人員:

        (一)歷次征地已安置人員和征地轉戶后婚入及出生的自然增長人員;

        (二)1982年10月15日后遷入人員不符合前款第四項規(guī)定條件的,不予安置。但可以辦理戶口農轉非;

        (三)自費農轉非人員和戶口遷出的在校全日制大中專學生。

        第十七條 應安置人員由村民委員會提出,在被征地村民小組公示后,由鄉(xiāng)鎮(zhèn)政府、街道辦事處審核,區(qū)政府(慈湖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管委會)確認后,抄送市土地征遷事務管理機構備案。

        第十八條 征地時,安置補助費在支付下列費用后,剩余部分由區(qū)政府統(tǒng)一繳入市被征地農民基本養(yǎng)老保障基金專戶:

        (一)不滿16周歲人員(含政策性移民時隨父母生活統(tǒng)一農轉非人員),一次性發(fā)給撫養(yǎng)補助費1.2萬元;

        (二)16周歲(含16周歲)以上人員,一次性發(fā)給自謀職業(yè)補助費1.5萬元;

        (三)無固定工作或無穩(wěn)定收入的自費農轉非人員、原征地撤組轉戶時不滿16周歲未安置人員和戶口遷出的在校全日制大中專學生,一次性發(fā)給生活補助費8000元。